
駿豐頻譜:財務人的“工匠精神”
說到“工匠精神”,人們會想到“瑞士制表”或“德國制造”,其實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,《莊子》中記載的“庖丁解牛”故事,就很好地詮釋了“工匠精神”。
當下,“工匠精神”成了熱門名詞,公司上下都在討論“工匠精神”,駿豐的財務線工作人員也不例外,不做急功近利的“毛毛匠”,而是“慢工出細活”的能工巧匠,應成為駿豐財務人員的基本共識,除此之外,還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精神。
創新精神
眾所周知,魯班被民間工匠們奉為一代宗師,一直傳承至今。為什么他會被工匠們一直傳承并奉為一代宗師呢?這和他的創新精神是分不開的。魯班為了更優質地工作,他發明創造了許多工具和技藝。鋸子、墨斗等都是他在勞作之中通過細心觀察與揣摩、反復試驗,而發明創造出來的。有些技藝,如他在楚國創造性地提出的“土堆亭”“魚梁柱”,在當時低下的生產力條件下解決了在常人想來無法解決的難題。
也許有人會問,財務這門科學,講究的就是嚴謹,要遵守各項法律法規,怎么還可能創新呢?其實嚴謹與守法并不代表不能創新,并不是說一定要墨守成規、因循守舊。隨著社會及公司的發展,駿豐財務也在發展,如駿豐財務人員創新性地提出來并運用到實踐中的日報表系統、NC系統、預算系統、供應鏈系統等,不但促進了公司信息化的建設,而且與時俱進地滿足了公司發展需要。這說明我們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,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,才能在技能上有所提高,有所創新,有所突破。
“匠心”精神
明朝理學家朱熹用“月印萬川”這一通俗易懂的現象解釋了月亮只有一個,可是倒映在江河湖海中的月亮倒影卻有一萬個,而且一萬個都不相同。是不是天上的月亮本來就不同呢?不是的,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,只不過江河湖海各自的形狀特征都不一樣,導致了月亮倒影的不一樣。而且它們僅反映了月亮的一部分,而不是月亮的全部。這種獨到、獨運的心思,顯得獨具匠心、別具一格。
也許有人會說,財務實行的是統一的會計法律法規與準則,怎么可能獨具匠心呢?其實不然,財務人員可以運用統一的會計法律法規與會計準則,在財務分析、財務處理、方式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,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自己的選擇。這種匠心,體現在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與獨特的財務個性。如考核利潤表在市場分折中的運用,費用項目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實踐,合法納稅前提下的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,降低現金收款用于控制資金風險等等,這些匠心在公司管理中得到普遍運用,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起到明顯的作用。公司每個市場的情況千差萬別,每個市場不同時期的情況又各不盡同,財務人員在處理管理業務時,不會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,也不會處理兩片相同的葉子,這就是匠心在財務中的運用。
合作精神
唐玄宗時,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人之間有矛盾,平時互不講話。后來安祿山叛亂,郭子儀統兵抵御。這時成為郭子儀部將的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。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:“我過去得罪您,是我的不是,今后不管如何處置我,我無怨言,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”,沒等李光弼說完,郭子儀抱住李光弼,流淚說道:“國家危急,百姓遭殃,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,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,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呢?”從此,郭李同心,將帥協力,在平息安史叛亂中,戰功卓著。
在一般人員的印象中,財務人員就是做賬,出報表,報銷,報稅等具體事務。其實,財務人員工作并不平凡普通,在工作中不能將自己與其他的業務部門隔離開來,如果那樣,則是一個“做死賬”的財務人員,不熟悉實際情況的財務人員。只有當財務人員融入業務部門,和業務人員進行了充分溝通后,他所處理的財務事項才會符合公司的業務實質,業務信息才能及時轉化為財務信息,財務信息反過來又迅速為業務服務,如,財務人員做好財務分析,預算,內控等工作,就既然幫助業務部門賺錢,也能對公司提供增值服務,達到企業效益的最大化,這個時候,財務人員合作精神便能很好地體現出來,為公司的發展營造出更加和諧的氛圍。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這需要所有財務人員腳踏實地,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,勤學善思,做到基礎技能牢固掌握,廣泛吸收前沿知識,深刻理解,執業中嚴守職業道德準則,善用財務專業知識和工具,在工作中精益求精,成為企業價值的管現者,實現財務職業的成就感,充分展現財務人員的“工匠精神”。駿豐頻譜:文/扶植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