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體檢,發現自己又長結節了?很多人容易長結節,其實除了與遺傳有關外,還與體質有關!
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馮春祥指出,痰濕體質相對而言比較容易長結節、息肉,需要多加注意,及時調節,恢復成正常體質,那就能避免結節和息肉的發生。
痰濕體質的人
愛長“結節”“息肉”
所謂痰濕體質,就是人體內水濕內停后,濕聚成痰,痰濕凝聚形成的體質狀態。這些痰濕會隨著患者的經脈游走,在五臟六腑間的某一處聚結,越聚越多之后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結節、息肉。
有此類體質的人絕大多數都比較肥胖,身上脂肪較多,尤其腹部會特別松軟。這類人群很多都是油性皮膚,尤其頭面部出油嚴重。
此外,身體能力整體偏弱,日常疲乏無力,精力和體力都不足,稍一活動或進行緊張工作后就特別疲憊,少部分情況嚴重的還會胸悶,甚至是呼吸困難。
如果長期有此類情況,建議及時“治未病”調理。
痰濕體質一般有這兩個特點!
一是喜愛高脂、高糖的飲食,如肥肉、奶油、巧克力等;
二是飲食無規律,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,經常忙得來不及吃飯,之后又靠暴飲暴食來彌補,最終就是饑一頓飽一頓,把脾胃徹底搞壞。
改善調理痰濕體質
記住這10點!
除了注意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、保證飲食規律外,還可以試試以下方法改善:
1. 吃點茯苓糕點
馮春祥醫生建議,對于情況尚不嚴重的人,可嘗試食療調理。如多吃一些茯苓制作的糕點,因為茯苓本身有滲濕利水和寧心健脾的作用。
2. 陳皮、薏苡仁、山藥、大棗
陳皮功能理氣健脾,配合薏米、山藥、大棗的健脾化濕功能是很好的藥膳,特別適合痰濕體質伴有腹脹、腹瀉的癥狀的人群。
3. 陳皮、白扁豆、茯苓、蓮子
陳皮配合白扁豆、茯苓、蓮子(去芯)的健脾化濕安神功能也是一道不錯的藥膳,特別適合痰濕體質伴有腹脹、失眠多夢的癥狀的人群。
4. 喝點冬瓜粥
冬瓜粥清熱利濕。選鮮冬瓜100克或者冬瓜子15克,大米100克,生苡仁50克。冬瓜皮帶皮煮,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稍加點鹽。
5. 按揉豐隆穴
平時可以刺激豁痰要穴——豐隆穴,來達到祛濕化痰的效果。
方法:正坐,屈膝,垂足,外膝眼到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即為豐隆穴。垂直向下按壓至一定深度后使用揉法,用力由輕到重,穩而持續。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,每次5分鐘,以有酸脹感、能耐受為佳。
6. 按按足三里
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可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;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,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,增進食欲,幫助消化。
方法:每天按雙側足三里穴一次,每次按壓5-10分鐘,每分鐘按壓15-20次,有酸脹、發熱感為佳。
7. 喝點綠萼梅茶
馮春祥醫生談到,可用一些代茶飲,幫助起到一定的恢復作用。可用2.5克白梅花(綠萼梅)、2.5克玫瑰花浸泡沏水喝,白梅花有疏肝化痰的功效,玫瑰花則有行氣活血的作用。
8. 喝點蒲公英茶
馮春祥也說到,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如胃腸功能不好、脾胃虛弱,則不適合飲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代茶飲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,治療結節還應根據醫囑進行。
9.一定要運動
通過適量的運動,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將痰濕排出體外,有助于脾功能的恢復,起到理氣健脾的作用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,比如慢跑散步、太極拳、五禽戲、保健操等都可以有助于氣血運行。
10. 一定少熬夜
睡眠不足特別容易造成情緒低落,保持充足的睡眠能避免損傷脾的功能。
本文已取得健康時報(jksb2013)授權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