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是全身最靈活的關節,也是最容易“累”的關節之一。據世衛組織統計,肩頸痛困擾著全球約10億人,中國約2.6億人也深受其害。肩頸痛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,高發年齡已降至30歲以下。
肩膀為什么總被疾病纏上?小駿幫你揪出肩關節敵人,給你的肩膀減減負。
肩最怕的5個敵人
生活中有很多你不在意、經常忽略的小事,會不知不覺傷害你的肩關節。
1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
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,例如伏案工作、長時間開車,會使肩頸負荷相對增大,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,無法休息,長此以往會造成慢性勞損,因此出現肩膀酸脹、疼痛。年輕人肩膀酸痛多屬于這一類。
2頸椎病
頸椎跟肩膀相鄰,因此頸椎病發作時,頸椎和肩膀酸痛常“結伴”出現。此外,如果頸椎病比較嚴重,壓迫了神經根,還可能出現肩膀或手臂麻木。
3肩周炎
50歲左右是肩周炎高發期,如果頸肩部夜間疼痛、上舉手臂疼痛、肩關節活動受限,且在勞累、受涼后出現,那很有可能是肩周炎。老年人的肩膀痛六成是肩周炎導致的。
4猛提重物
猛提重物、摔倒時肩部支撐、外來暴力牽拉,可能造成急性肩袖(肩關節周圍的肌腱)撕裂;長期打網球、棒球、經常游泳的人,慢性肩袖勞損比較常見。60歲以上的人群,約三成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。
5睡姿不對
睡覺時喜歡俯著睡,枕頭選擇過高、過硬或過低。
小貼士
中老年人肩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肩周炎,但肩周炎和肩袖損傷比較難鑒別,最好先到醫院確診,以免自作主張耽誤治療。
運動才是最好的“藥”
無論是勞損引起的肩痛,還是肩周炎導致的肩關節活動受限,運動才是最好的“止痛藥”。
1. 左顧右盼: 頭先向左后向右轉動,幅度不宜過大,以自覺酸脹為好, 30次。
2. 前后點頭: 頭先前再后,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,30次。
3. 旋肩舒頸: 雙手置兩側肩部,掌心向下,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 20-30次,再由前向后旋轉20-30次。
4. 搖頭晃腦: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轉5次,再反方向旋轉5次。
5.頭手相抗: 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,用力頂頭頸,頭頸則向后用力,互相抵抗5次。
6. 雙手托天: 雙手上舉過頭,掌心向上,仰視手背5秒鐘。
小貼士
梳頭、搓背等動作,都能放松肩關節,伏案族最好45分鐘活動一下。但無論哪種動作,一定不要過猛過快,幅度以不感覺疼痛為宜。
肩膀需要三養護
生活中的一些好習慣,能促進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的同時,也能避免肩部再次受傷。
拒絕高枕頭
睡覺時不可俯著睡,枕頭不可以過高、過硬或過低。選擇枕頭,中央應略凹進,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,不要懸空。習慣側臥位者,應使枕頭與肩同高。睡覺時,不要躺著看書。
常捏頸肌肉
將左(右)手上舉置于頸后,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,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,雙手用力對合,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,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~30次。
肩膀要熱養
三伏前后,心經氣血旺盛,和它相表里的小腸經也會跟著氣血旺盛起來。小腸經走肩膀,以擅長調理頸肩外頭著稱,被稱為“肩脈”。所以凡是頸椎有不適、肩周有問題的朋友就要抓住這個好時機來調理了。這時為脆弱的肩膀備一套肩頸輕松,日間用頻譜圍脖,夜間用頻譜電熱墊,全天呵護,既方便又舒適,特含紅外頻譜技術還能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不適。
三伏護肩
首選肩頸輕松套裝
送你價值300元“肩頸輕松券”
先領券后購買更優惠哦~
優惠券截止于7月31日